歡迎來到湖南煙村生態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秋季有三防
防乏、防燥、防心血管病
據統計
心血管疾病正是威脅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
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多于其它死因……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12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心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21世紀人類最大的健康威脅,每年導致3600多萬人失去生命。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率也一直呈持續上升階段,全國心血管病患者大約有2.3億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約300萬人,幾乎每死亡3個人中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平均每小時心血管病死亡340人。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由于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堵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臟或大腦。
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人群都有哪些?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與遺傳相關,但同時也會受到生活方式的影響。不管遺傳背景多么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睡眠不足6小時,發生高血壓風險達35%↓
睡眠不足與心血管疾病年輕化密切相關。長期壓力大可以引起血壓高或動脈硬化,長期心跳過快的人的壽命也比心跳慢的人要短一些。
每天吸2~4支煙,患心肌梗死概率增50%↓
吸煙是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首要因素,每天吸2~4支煙比從不吸煙者患心機梗死概率增高50%,吸20~40支則患心機梗死概率增加8倍。
每年約10萬人,死于二手煙疾病↓
我國每年有100多萬人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約10萬人死于二手煙暴露導致的相關疾病。二手煙還包含40多種與癌癥有關的有毒物質!
別吃太油膩↓
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后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體重近10公斤,吃得太油膩已經成為各種慢性病高發的罪魁禍首!
懶得動的人,是心臟病儲備后備軍↓
懶得動和久坐會導致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改變,影響脂肪代謝,減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粘度升高,血液緩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不良情緒波動或導致心血管疾病↓
近年研究發現,心理因素與心臟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關系頗為密切,其危害并不亞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和肥胖等傳統危險因素對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過量飲酒損害心臟↓
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致使血液流動不規則,增加人們心臟病發作、中風和高血壓的風險。
心血管病固然可怕,
但不要慌,
我們有應對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
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相信你一定會遠離心血管疾病!
原則一:避免高鹽攝入
食鹽不僅是日常飲食必需的調味品,更可為人體提供必要的常量元素鈉。然而,鹽絕非“多多益善”。食鹽過量,易導致血壓增高。如果血管長期處于高強度張力控制之下,會加速老化進程。因此,避免高鹽攝入應成為維護血管健康的第一要務。
原則二:戒煙限酒
首先,必須戒煙。因為有確鑿證據表明煙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升高,更可損害血管內膜。其結果不僅導致血中脂質成份增高,更易造成這些脂質在血管壁上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所有酒對人體都有相似的負面影響,包括損害神經系統、損害肝臟、損害胃腸道粘膜等。大量、長期飲用烈性酒會促進肝內膽固醇合成,使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高。
原則三: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早發現早干預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除了上述飲食原則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尚包括以下內容:每日堅持40至60分鐘的有氧體育鍛煉,可調節血液循環,增強血管的彈性;同時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減少脂質對血管的損壞。
2.保持良好情緒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輕松愉快的情緒,避免緊張、焦慮和憂郁等不良情緒對血管的損害。
3.早干預、早管理
出現問題及時就醫,對心血管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干預和早管理,以降低出現不良臨床結局的風險。
原則四:限制膽固醇攝入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要保持在300毫克以下,盡量不食用動物內臟,因為動物內臟屬于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些動物內臟中的膽固醇含量甚至超過了3000毫克。
煙村低膽固醇豬肉:
以湖南農業大學文利新教授為首的保健養豬創新團隊為“低膽固醇功能性豬肉”這一新產業奠定了理論基礎,“煙村低膽固醇豬肉”獲得了2010年中國中部國際(湖南)農博會金獎,2011年湖南省第四屆科技博覽會科技創新金獎?!盁煷宓湍懝檀?、無抗安全豬肉”獲得2013年度湖南省教職工科技創新獎一等獎。